#图文打卡计划#伊朗这三天接连发射导弹,对以色列展开了猛烈的打击。起初,他们锁定的是以色列的军事据点,后来直接把目标瞄准了民用基础建设,特别是发电厂那块。基本每次伊朗的导弹一落下来,以色列的好几个城市就陷入一片漆黑,对以色列民众的士气影响挺大。
当地时间6月16日凌晨三点,伊朗又朝以色列发射新一波导弹,把火力撒在了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维夫和北边那个关键港口城市海法。
自从6月13日被以色列猛烈空袭之后,伊朗持续用导弹当作回应,这仨晚上一拨接一拨没断过。
以色列那边还在不停地对准伊朗境内发动空袭,两边这火药味真是越积越浓,现在感觉像是在较劲儿,看谁耗得住、谁能扛得更久。
伊朗的军事技术整体来说确实还差点意思,没法和有美国撑腰的以色列硬碰硬。不过,架不住伊朗体量大、底子厚。伊朗政府只要还能把控局面,以色列想单靠空袭在军事上拿下胜利,这事儿基本悬了。
伊朗用导弹想把以色列一次性打垮,这基本上也不现实。
现在两边唯一的目标,就是靠军事行动给对方施加更大政治压力,让对手不得不在政治上主动停火、低头认输,或者被搞得民心涣散闹内讧。
也难怪冲突刚打到第二天、第三天,伊朗的导弹就瞄准了北部要地海法,把炼油厂和发电厂都炸了一遍,跟当年两伊战争时的“导弹袭城战”是一个套路。
油气装置算是国家的要紧战略生产点,能直接左右能源供给这条大动脉。
特别是像以色列这种对外来能源有很大依赖的地方,要是哪儿的油气设施出了岔子,不但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大额损失,搞不好还会让能源紧张,闹出危机。
攻击发电厂则可以进一步增加以色列的能源供应压力,从而让以色列人对眼前的战争有更为准确的认知,打击他们的民心和士气。
过去的几场冲突,大部分以色列老百姓其实压根没咋体会到啥叫战争压力。
说起来,以色列人倒不是太担心自己会在战乱里遭殃,心头更多是一股子怒火,觉得伊朗搅了自家平静日子。换句话讲,大家普遍认同以色列出手对付伊朗很有道理。
所以说,伊朗要想在政治上占上风,就得狠狠给以色列点儿颜色看看,让那边的人也明白,自己照样会沦为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以色列的能源设备将面临破坏,供电网络可能随时中断,可这还只是刚拉开序幕罢了,要想让这种困境画上句号,只能督促内塔尼亚胡政府停战。
伊朗动用“法塔赫-1”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这消息搅得以色列民众心里头一个七上八下,焦虑感正不断蔓延。
2023年伊朗把这款导弹拿出来亮相的时候,好些西方专家还不屑,觉得伊朗的高超音速导弹看着简陋,工艺也有点糙。伊朗方面说它最快能飙到13马赫,这速度让防御系统都拦不住,可西方专家可不买账,总怀疑这些数据是不是有点夸张,有没有加点料。
可是真刀真枪一上场,这“法塔赫-1”还真就是高超音速武器。有些录像能看到,这货直接穿过以色列一层又一层的防御网,砸到目标时爆炸那动静特别大,周围不少以色列人被吓得喊出了声。
不少以色列人担忧,如果未来伊朗掌握了以色列重要目标或高层人员的位置信息,很可能会被伊朗人用“法塔赫-1”导弹千里斩首,以色列境内不会再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虽说伊朗发动的“导弹袭城战”确实能让以色列倍感压力,可眼下伊朗还没能在这场冲突中稳坐上风,德黑兰眼前还横着两道难题。
一个问题是自家手里的导弹数量能不能顶住长期打下去,另一个悬着的心思就是美国会不会把所有家底都用来帮以色列撑场子。
伊朗这边导弹刚一动手,以色列那边的空袭也没歇着。特拉维夫其实清楚得很,伊朗的导弹不好惹,所以以色列空军一点没手软,专挑伊朗导弹的生产线和发射阵地下狠手。
14号这波轰炸,伊朗那头起码有俩导弹库被炸了,发射车丢了不少。
再说14日晚上伊朗朝以色列扔出去那一百五六十枚导弹后,等到了15号、16号,发射的数量就猛地掉到了只剩下几十发。
瞅着这个情况,估摸着伊朗的导弹库存跟发射本事已经让以色列给打疼了,一时半会儿很难再拉起一拨大规模轰炸,对以色列这边的威胁也就小了不少。
说白了,就是“法塔赫-1”导弹确实厉害,不过伊朗那边要是真只攒了几十枚,威胁也就那点意思。甭管导弹多牛,以色列仗着家大业大,咬咬牙也能扛住这些损失。
美国插手这事,也能大幅影响战局怎么发展。
单看伊朗和以色列的“血量”,两国之间其实差得并不多。
要说为啥伊朗敢高举“抵抗之弧”,跟着哈马斯、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一起硬碰硬对着以色列来鼓捣,其实道理也简单。真要是一对一死磕起来,以色列消耗起来未见得能压倒伊朗。
要是以色列身后有美国给撑腰,那可就不一样了。更别提伊朗那点导弹存货本来就不算多,根本没法跟美国耗着打。
就算伊朗手里的导弹还挺充足,中东那边的美军也能帮以色列拦截,尽量把伊朗导弹的威力削弱掉。
这样一来,大伙也就明白,伊朗政府为啥总是在对外频频释放善意,直接跟大家说“已经愿意签订相关协议,保证不会拥有核武器”。
他们根本扛不住和美国硬碰硬的压力,要是真让美国下场力挺以色列,认怂估计也是条明智的路。
下一篇:没有了